一、城镇化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以城市为主,还是以小城镇为主的问题。 正确的城镇化道路应该是稳步发展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的发展小城镇,这样才能使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城镇化中接纳农村劳动力应以城市为主,镇辅之,而不是相反。
第二,要坚决防止大城市病的发生。
城市管理者,一定要作好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扩大城市容量,积极开辟就业渠道,给农民进城就业创造条件;做好宏观调控,使城市人口的机械增加与城市公用设施、教育、服务、生产和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要克服和防止盲目扩镇、建镇热潮
从调动全社会创造力的基点出发,树立规划引导的新理念。规划是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龙头,
要把全社会的智慧引导到城市建设上来,就必须要树立规划引导的城市建设理念。
和发展方向的实现,
让社会选择,让市民创造,让专家选择,让城市形成个性,让街道形成特色,让建筑形成精品。
二、从发挥城市基础设施整体功能的要求出发,树立建设统筹的新理念。
用统筹的手段,综合协调好城市基础设施各系统间的关系,统筹是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的重要手段。
要保证现代城市的健康发展,就必须要坚持建设统筹,坚决树立实施规划循序推进、基础设施同步建设、各个部门综合协调的建设理念。
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必须做到规划统筹实施,项目统筹审查,施工统筹安排,
强化建设统筹的理念,就是要强调同步实施城市基础设施项目。
要强化建设统筹的理念,就是要强调综合协调城市建设内容。
主体框架适度超前,配套设施同步完善。
三、从提高市民生存生活质量的需求出发,树立自然生态的新理念。
从自然生态的继承性和持久性来说,自然生态的理念才是最科学的理念。
一是要确立“绿色第一”的理念。二是要确立保护城市绿色资源的理念。三是要确立科学植绿的理念。
四、从塑造城市整体形象的目标出发,树立文化传承的新理念。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其次、要树立泛城市文化的理念。
积淀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是建筑,一个精品文化工程往往需要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精雕细刻 当今世界,城市化的热潮方兴未艾,现代城市日益繁荣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态承载压力。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战略需求;提升城市的生态承载能力, 城市森林系统规划与布局,应该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城市森林建设过程中,要做到建设与保护并重、局部精品建设与整体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并重、短期效果与长期管理并重、静态规划设计与动态效果调控并重。
在世博园有一个共同的答案,以人为本,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
展现了人、城市发展、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
引领健康绿色的城市生活。
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生活的和谐共生
通过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宜居性
建设复合型城市的理念,在城市建设上采取高起点规划、创新融资渠道、严格运行管理等举措,取得很好效果。资金是城市建设的“血液”,资金不足是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要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融汇到城市规划建设的全过程,建设理念上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在路径选择上坚持走森林生态城市发展模式;在发展目标上坚持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奋斗追求;必须注重规划的科学制定、亮点工程的打造、各项创建的衔接和高新技术应用。
规划是龙头,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