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罗敷河纵贯全境,故人称敷水,后因镇政府位于罗敷河畔而更名为罗敷。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在此设敷西县,并设治城于此,期间共122年。
唐时设敷水驿。
宋改为敷乐镇。
清末设敷水里,辖兴乐坊、竹峪口、太和堡、等12个自然村,是五大集镇之一。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改称为敷水镇,辖14堡,36个自然村。
1949年10月后,改为敷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