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地搭棚:选择地势高、平坦空阔、通透性好的地方搭建菇房。菇房可以选用大棚搭建,便于后期冲洗。在菇房内使用木块、砖块、铁片等搭建菇床,并留有窗户或卷帘,以利于通风透气。
培养料制备:磨菇的培养料主要由家畜粪便、稻草、麦草、麸皮、玉米杆等组成。在7月份左右进行养料的堆制,将粪便晒干,其他材料切断,混入适量的石膏,加水湿润后按顺序堆积发酵。发酵过程中,每隔3-4天翻动一次,等待大约15天后即可完成发酵。
消毒杀菌:养料堆制完成后,对菇房进行全面消毒杀菌。然后将养料放入菇床上铺设,封闭菇房的门窗,提高室内温度至60℃,保持约3小时,再将温度降低至50℃,保持此温度约7天,使养料充分发酵并进行消毒杀菌,以保留有益微生物,促进磨菇的生长。
接种覆土:当养料的温度降至25℃左右时,开始接种磨菇。将菇床上的养料平整,每株养料的厚度约为15厘米。通常采用穴播方式进行接种,每株之间的距离约为10厘米。接种后,维持菇房的温度和湿度适宜,并注意通风透气。
管理与收获:接种后,需保持菇房的温度和湿度适中,并注意通风透气。在磨菇生长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杂菌和病虫害,并在磨菇长到一定程度后进行收获。收获时要小心谨慎,避免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