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萧红的资料
时间:2025-04-13 15:08:28
答案

萧红,原名张迺莹,1911年6月1日出生,按理说,生日恰逢“六一儿童节”,是非常幸运的,而且她又是家中的长女,应该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会被宠成小公主。但事实并非如此。

萧红出生的这天,又恰逢农历端午,本来一桩喜事,硬是被迷信说法,弄成了衰事。因为端午节是屈原的祭日,在民间俗称“恶月恶日”,说是“恶月恶日”出生的人,“男杀父,女杀母”,听着就令人毛骨悚然。更为蹊跷的是,萧红的母亲姜玉兰生下她后,久病不愈,张家人很怕魔咒灵验,萧红的父亲张廷举心里也是惶恐不安。

四五岁的年纪,正是天真烂漫,最可爱的年纪。母亲不怎么管她,父亲对她更是冷漠,祖母看她喜欢捅窗户纸,就在外面拿着一个顶针伺机候着,小萧红一捅破就碰上祖母的针,疼的哇哇大叫。只有祖父最疼爱她,祖父家有一个大后园,那是小萧红的乐园。爷爷拣稻穗,萧红也跟着后面拣,尽帮倒忙,把狗尾草当稻穗捡,爷爷看了并不生气,呵呵一笑,给萧红采摘嫩黄瓜吃。萧红在这片园子里,尽情地释放自己,捉蜻蜓,捉蚂蚱,而爷爷总是那么慈爱

村里的小猪掉进井里淹死了,爷爷拿回来用黄泥把小猪涂好,煨进灶里,煨好后,把嫩嫩的猪肉给小萧红吃,村里的鸭子掉进了井里,爷爷如法炮制,烧熟后把最好部分给小萧红吃,萧红吃得津津有味,以至于后来主动把鸭子往井里赶。

她深得祖父的喜爱,幼年时一直和祖父生活,祖父也经常带她到后花园玩耍。在这里小萧红是自由的,开心的,她也认为身边的一切都跟她有相同的感受,就像在课文《祖父的院子》中描述的那样: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这个包含了萧红幼年时最多温暖记忆的大花园,后来便出现在她的代表作《呼兰河传》中。

茅盾曾经评价这部书:“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除了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爷爷还教萧红文化知识,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年代,爷爷并不以为萧红是女孩,而放松对她的教育。爷爷教萧红读诗,学习文化知识,对于萧红的询问总是给予耐心的讲解。正是有了爷爷的教育,萧红从小就打下了很好的文化功底,为她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可是爷爷的疼爱也只有短短短的几年,无忧无虑快乐的日子总是流逝的太快,随着爷爷的去世,萧红可以说是在世界上真正的孤零零的一个人。

萧红打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叙事模式,创造了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边缘文体,并以其独特的超常规语言、自传式叙事方法、非情节化的结构及诗化风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小说文体风格。

在三十一岁这样一个花样年华,萧红离我们而去,但她留下的作品,却让人难以忘记。她在《呼兰河传》里写的她和爷爷的这段浓浓的爷孙情,是那样地忘满着温馨,滋润着我们的心灵!

推荐
Copyright © 2025 好久知识网 |  琼ICP备2022020623号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