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和黎巴嫩是位于中东地区的两个国家。以色列位于地中海东岸,与以色列和约旦接壤。它的西部和加沙地带与地中海毗邻,东部与约旦河相连。黎巴嫩位于地中海东岸,与以色列和叙利亚接壤。它的北部和东部是山脉地区,而南部则是沿海平原。这两个国家地理位置重要,处于中东地区的十字路口,周边地区的政治和冲突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们的发展和稳定。
黎巴嫩历史:
黎巴嫩共和国位于地中海东岸,北、东两面与叙利亚交界,南与巴勒斯坦接壤。面积1.04万平方公里。人口316万(1980),绝大多数是阿拉伯人,约51.1%信奉伊斯兰教,48.9%信奉基督教。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法语和英语。首都贝鲁特。
独立前的黎巴嫩,公元前第3千纪末,腓尼基人在黎巴嫩和叙利亚沿海地区建立了许多奴隶制城邦。他们善于航海和经商,足迹远至大西洋,并在地中海沿岸建有不少殖民地,其中最著名的为迦太基(今突尼斯境内)。腓尼基人创造的拼音字母传到希腊后,成为现代西方各国字母文字的起源。这是腓尼基人对世界文化做出的重大贡献。
公元前16世纪以后,黎巴嫩相继受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统治。后被亚历山大大帝占领,并于公元前198~前82年成为塞琉西王国的一部分。
公元前64年被并入罗马帝国。
4世纪罗马帝国分裂后,黎巴嫩成为拜占廷帝国的一部分。
7世纪中叶以后,黎巴嫩为阿拉伯帝国所统治。
11世纪末,十字军侵占了黎巴嫩;十字军被赶走后又为埃及所统治。
1516年,黎巴嫩沦为奥斯曼帝国的属地。
16~17世纪,黎巴嫩人民多次举行起义,反对土耳其苏丹和当地封建主的双重压迫。
17世纪初,法赫鲁丁二世势力增大,新建了一支军队并实行社会改革,建立起事实上独立的大黎巴嫩。但土耳其大军压境,法赫鲁丁二世投降并被处死。
18世纪末,贝希尔·谢哈布二世继承法赫鲁丁二世的未竟事业,利用农民起义铲除了几个强大的封建家族,将统治权集中到自己手中。
1831年他与反抗土耳其统治的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结盟,把土耳其人逐出黎巴嫩。
1840年埃及军队从黎巴嫩撤退后,英、法两国为争夺黎巴嫩的市场,不断挑起基督教马龙派与伊斯兰教德鲁兹派之间的斗争。土耳其乘机于1842年重占黎巴嫩,并将黎巴嫩分为两个省,北部由亲法的马龙派封建主管辖,南部则归亲英的德鲁兹派封建主统治。
1860年,黎巴嫩发生马龙派教徒与德鲁兹派穆斯林之间的大仇杀,法国出兵干涉。此后黎巴嫩成为得到国际承认和保证的自治区,由土耳其政府任命并经法、英、俄等国同意的一个信奉基督教的行政长官统治。
1920年,圣雷莫会议把黎巴嫩划归法国委任统治。
1926年5月,黎巴嫩宣告成为共和国,颁布了宪法,但仍保留法国的委任统治权。
1941年11月,法国宣布结束委任统治,黎巴嫩获得形式上的独立。
1943年黎巴嫩成立了第一届议会,选出了总统,宣告独立;但英、法占领军直到1946年12月31日才全部撤出。
独立后的黎巴嫩1957年,黎巴嫩总统加米耶·夏蒙宣布接受艾森豪威尔主义,引起人民的反对。
1958年5月,黎巴嫩爆发了反对夏蒙政权的武装起义。7月15日,美国军队以维护黎巴嫩独立和保护美国侨民安全为借口,在黎巴嫩登陆,遭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反对。10月26日,美军被迫撤出。
60年代末期,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武装力量逐渐转移到黎巴嫩,以黎巴嫩南部为基地,进入以色列境内进行游击活动。由于以色列对黎巴嫩进行报复,黎巴嫩和巴解组织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
以色列历史:
1. 古代以色列:公元前13世纪,以色列人定居在迦南地(今天的以色列、约旦、黎巴嫩、叙利亚等地区)。他们建立了一个以部落为基础的社会和政治系统,并由先知摩西领导。他们信奉一神教,即犹太教。
2. 犹太王国:公元前1000年左右,以色列人建立了犹太王国,首都为耶路撒冷。此时期,犹太人经历了繁荣和衰落,多次遭受外族入侵和战争的摧残。
3. 罗马统治:公元前63年,罗马帝国征服了犹太王国,成立了犹太属省。公元70年,罗马军队摧毁了耶路撒冷的第二座圣殿,导致犹太人的分散和流亡。
4. 中世纪:在中世纪,犹太人在欧洲和中东地区受到了迫害和歧视。在12世纪,十字军东征期间,犹太人受到了特别的打击。然而,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犹太人得到了相对的宽容和保护。
5. 犹太复国主义: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想开始兴起,主张在犹太人的古老祖地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在1917年,英国政府发表了“巴尔福宣言”,承认建立犹太国家的合法性,并在1920年受到国际承认。
6. 以色列国建立: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布成立,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然而,随即爆发的以色列独立战争导致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长期冲突,至今仍未得到解决。
总的来说,以色列的历史是一个充满了起伏和挑战的历程,但犹太人民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一直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