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饼可分为邳州锅饼和山东锅饼两种。历史起源相传,锅饼产于潍坊一带,尔后传到临沂地区。锅饼是一种很受广大群众欢迎的风味面食,在费县已有几百年的制作历史。到了近代,方城镇的面食师傅,精工制做,逐渐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方城锅饼。
邳州锅饼
邳州锅饼又名朝牌,因为它的样子像极了古装戏里上朝官员手里拿的笏版——长方型,微曲,几条凹道像写在笏版上的公文。吃的时候,双手握着捧在胸前,像官员在上朝。锅饼是邳州人重要的主食之一。
邳州人因为对美食的追求发明了打锅饼——因为朝排是古代官员用的,属应打倒的封资修一套,所以就叫它“锅饼”。虽然锅饼听起来,远不如朝排好听,但更贴切。家常锅饼是这样打的:将一只旧洗脸盆的底砸掉,放在火炉子上,上面盖上一个烙单饼的小平底锅,或和脸盆一样大小的小鏊子。将面团拉长拉薄切成长方块,用手指在中间压上三道浅沟,然后抹点水或者猪油,先放在平底锅上烙熟其中的一面,再将熟的一面贴在脸盆壁上,盖上锅,很快另一面就被烤熟了。
山东锅饼
一种北方面食,圆形,大如盘,厚大约5cm。
山东锅饼是"兑面"(“发面”和“死面”混合),不放任何调味,搓粉时水偏少,硬是用力气反复揉透后做成圆形的厚饼,再放在平底锅用小火烙,慢慢把水份烘干而成的。相传,锅饼产于潍坊一带,尔后传到临沂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