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刻舟求剑是一个著名的成语,用来比喻人的眼光未必与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同步,也比喻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
这个成语源自《吕氏春秋·察今篇》中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楚国人坐船渡河时,不小心将剑掉入河中。他不立即下河打捞,而是在船上刻下一个记号,认为船停下来后,按照记号就可以找到剑。显然,这种做法是不切实际的,因为船一旦移动,剑的位置也随之改变,这个记号根本无法帮助他找到剑。这个故事反映了楚国人的愚昧和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变通的行为。
在现代网络语境中,"楚人刻舟求剑"这个梗通常用来讽刺那些不根据事物发展变化来调整自己行为的人或事,比如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如果一个企业仍然坚持使用过时的技术和方法,而不关注和学习新技术,就可能被人用这个成语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