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声虫这个典故起源于中国的古代传说。在宋代范正敏的《遁斋闲览》以及庞元英的《文昌杂录》中记载了一个故事:
故事讲述的是淮西有一位名叫杨缅的人,他在中年时得了一种怪病,每当他说话或发声时,肚子里就会有另一个声音效仿他所说的话,这种现象被称作“应声”。后来遇到一位道士,道士告诉他这是因为他的肚子里寄生了一种名为“应声虫”的无形之物。
根据道士的建议,杨缅开始按照《本草纲目》中的药名逐一念诵,直到念到某种药物的名字时,腹内的应声消失了,这意味着那种药物能治愈他的病症。这个故事不仅解释了“应声虫”这一词的由来,还通过寓言的形式讽刺了那些只会鹦鹉学舌、毫无主见的人,这些人也因此被称为“应声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