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极应须有泰来”这句话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的《遣会稽内史王康得为上虞令令藏文》。这句话的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应设法改变现状,转向如日中天的新局面。其中,“否”指事物发展到极致,必须使局面翻转;“泰”指对事情有利的因素即将出现。整句话阐述了“物极必反”和“以退为进”两个道理,告诫人们:当一件事或一个人已经达到了一个极致的状态时,就必须寻求改变了,因为此时正是转变的好时机。
这句话常与“否极泰来”连用,意思是指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形容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对立面转化。它表达了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即认为事物的发展都是向好的方向转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