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灯的工作原理是电流通过灯丝(通常是钨丝,熔点高达3000℃以上)时产生热量。螺旋状的灯丝不断将热量聚集,使得灯丝的温度达到2000℃以上。当灯丝处于白炽状态时,就像烧红了的铁能发光一样,它开始发出光来。灯丝的温度越高,发出的光就越亮。这就是白炽灯的工作原理。
然而,从能量的转换角度看,电灯发光时,大量的电能将转化为热能,只有极少一部分可以转化为有用的光能。电灯发出的光是全色光,但各种色光的成份比例是由发光物质(钨)以及温度决定的。比例不平衡就导致了光的颜色的偏色,所以在白炽灯下物体的颜色不够真实。
电灯的种类有很多,如白炽灯、卤钨灯、荧光灯、高强度气体放电灯、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陶瓷金属卤化物灯、高频无极灯等,它们各自的用途也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