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说明朝时期,乐山佛像的塑造者杨师道在制作佛像时,因技艺不精,难以完成佛像的头部雕刻。杨师道为此苦恼不已,于是在做梦中得到灵感,梦见一位神仙告诉他,在佛塔斜坡下挖出一块巨石,就能在上面雕刻出佛像的头部。杨师道照着这个提示去找,果真在佛塔斜坡下找到了一块适合雕刻佛像头部的大石头,完成了佛像的雕刻。
2,据传乐山大佛身上有一处裂纹,成因不详,但有一段古老的传说:相传唐朝时期天竺僧人善藏来到乐山,将大佛一日三顿地供奉着。这天唐朝的高僧鸠摩罗什到乐山拜访善藏,经过长时间的对话,鸠摩罗什发现了善藏并不是真正心怀佛义,只是个骗子,于是教训善藏,过程异常激烈,甚至把他掐死了。天竺僧人的这个行为惹怒了佛神,于是大佛身上一处裂开,象征着佛神的不满和惩罚。
3,清代时期,乐山大佛成为了守卫四川的重要战略要塞之一。有一年,清军夜袭乐山,派出洪承畴率领的水师进攻。但暴雨天气使得水军行动缓慢,加上当时潮汐问题尚未解决,使得攻城企图未能得逞。清军收兵之后,乐山百姓发现大佛舌头下方有大量漏水,因漏水部位恰好是攻击方向上方,百姓便认为是大佛为了保卫乐山而自愿破了舌头,唤起了众人的崇敬和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