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夜雪》是一首以大雪为主题的诗。诗中并没有直接描述雪的形态或颜色,而是通过侧面烘托的手法,从触觉、视觉、听觉等多个角度来描写大雪。
首先,诗人从触觉上写雪。他感到“衾枕冷”,这说明外面的温度非常低,雪下得很大,连床上的被子和枕头都感到寒冷。这种触觉上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雪天的严寒。
其次,诗人从视觉上写雪。他看到“窗户明”,这说明外面的雪很大,把窗户都照亮了。这种视觉上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想象到外面一片雪白的景象。
最后,诗人从听觉上写雪。他听到“折竹声”,这说明外面的雪压断了竹子,发出了清脆的响声。这种听觉上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雪的力量和气势。
通过这三个方面的描写,诗人成功地烘托出了大雪的氛围和景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雪天的寒冷、洁白和力量。这种侧面烘托的手法,既含蓄又富有韵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