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如下:
整地挖沟:山药属浅根性作物,生长期长,一年一茬。在种植前需要整好地,挖好沟,沟深一般在1米左右。
种块处理:在种植前20~25天,选取符合所栽品种特征的无病块根上端较硬的根头作种。将其一端断面在消石灰粉中蘸一下,然后放在太阳下晒几天,以杀菌和促进发芽。
山药栽植:在沟内填入土肥后,做成1米左右宽的平畦。在平畦中间开深10厘米左右的栽种沟,然后浇水。待水渗下后,将山药栽子按株距15~20厘米单行平铺到沟内,每亩栽4000株左右。之后盖土8~10厘米,再加盖地膜保墒,增加土壤温度,促进出苗。
搭架引蔓:山药的地上茎细嫩,出苗后应及时支架扶蔓。按山药茎右旋的特性,引蔓盘旋上升,架高1米左右。
水肥管理:山药较耐旱,一般不需灌水。但在7~8月份高温季节如长时间无雨,需适当灌溉。灌水以开沟引水渗灌为宜,遇雨涝也要注意及时排水。在施肥方面,除底肥外,还需在茎叶旺盛生长期和块茎膨大期各追肥一次,每次每亩施硫酸钾复合肥20千克,收获前30~40天进行最后一次追肥。
中耕培土:生长前期应勤中耕除草,一般每隔半月进行1次,直到茎蔓已上半架为止,以后拔除杂草。除草后要及时培土,以免露出地下块茎。
适时采收:山药的块茎在地下生长,采收时需小心挖掘,避免损伤块茎。
以上步骤完成后,山药的种植就完成了。具体的种植方法可能会因品种和当地气候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在实际种植过程中,最好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