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仓古道,名气确实要小一些。卢华认为,自唐以后,巴中逐渐远离政治中心,米仓道的部分功能被金牛道所取代,加上巴中属经济欠发达地区,所以米仓道关注度不太高。但劣势现在看来却是优势,众多遗迹遗址也因此得以完整保护。在米仓古道上发现的关隘、城堡、古寨就有好几十处,比如平昌县的小宁城,巴州区的平梁古城,通江得汉城、恩阳古镇都得到了很好保护,通江境内还发现了完好的栈道和碥道,南江境内海拔2000多米的巴峪关关楼,几乎完全保留了当年的模样,完全没有人工修饰雕琢的痕迹。这些遗存完全符合申遗的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原则。
“米仓道完全可以称为最美蜀道。首先是文化美、自然美。”卢华介绍,关于蜀道的众多文章,大家耳熟能详的当属李白的《蜀道》,其实,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相信大家也不陌生。“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首名作正是写于南江县的关坝。巴中南龛摩崖石刻是米仓道文化美的代表,正是由米仓道从北方传到南方,其历史比安岳和大足石刻还早。第二是山川自然之美,大家都十分熟悉的光雾山景区,是米仓山脉的主峰,每年10月下旬,幅员面积800多平方公里的景区内层林尽染,是中国最佳的红叶观赏地。
荔枝道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