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临夏地质公园范围
时间:2025-04-08 23:44:00
答案

临夏地质公园位于甘肃省临夏州境内

涉及永靖县和政县东乡县临夏市

广河县临夏县等六个县(市)

总面积约2120平方千米

该公园是以白垩纪恐龙足印

和晚新生代古动物群为突出代表

以晚新生代地层北方丹霞地貌

和黄河三峡景观为重要补充

融合特色少数民族文化

集地质生态文化为一体的综合型地质公园

黄河奔流的蓬勃两耳听莺的静谧

花儿清唱的余音绕梁

名胜古迹的历史沧桑

深深地嵌入了这片灵秀之地的诗行里

山与水诗与画

交融与独特传统现代

共同铸就了

万里丝绸之路上的奇幻多姿

华夏文明熠熠生辉的多彩临夏

驾车沿着黄河沿岸一路向北

时光的指针仿佛跟随着车轮快速回转

回到了那个远古的时代

位于临夏地质公园北部的刘家峡恐龙足迹化石群

当地以前称老虎口

后来因发现恐龙足印化石

而被叫做“恐龙湾”

两旁山体上白垩世地层剖面非常明显

红色泥砂岩打底

上方则顶着一片土黄

岩层脉络清晰界线分明非常壮观

刘家峡恐龙足迹化石群完整记录了

这一当时地球霸主的生活轨迹

在已经揭露的近2800平方米的岩层层面上

发现了11类150组1831个足印

“和政古动物化石群”位于临夏地质公园东南部

这里蕴藏着丰富的古动物化石

已发现超过100余处化石点

其中和政羊化石三趾马化石

铲齿象化石披毛犀化石埃氏马化石

巨鬣狗化石占据六项世界之最

亿万年的岁月在此被浓缩成了历史的片段

连续沉积构成了高原史书博大的页面

是和政献给世人的无比神圣的惊世巨著

远眺和政桦林古动物化石埋藏原址馆

螺旋状造型凸显“生命回响”主题

带你读懂临夏山山水水背后暗藏的密语

设立原始埋藏区地质剖面等展区

全方位展示古动物化石原始埋藏状态

和采掘过程

成为集展示科考体验

娱乐为一体的古动物化石主题博物馆

临夏是著名的中国彩陶之乡

出土彩陶是国家的珍贵文物

近百年前

马家窑文化这一沉寂几千年的文化瑰宝

第一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沉睡千年的璀璨明珠

以崭新的面貌惊艳世人

齐家文化是中国华夏历史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

这里出土了目前为止中国最早的一面铜镜

称为“中华第一镜”

同时在东乡县林家遗址出土了“中华第一刀”

震惊世界

这来自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

保留了人类远古艺术的精华

4000多年的时光在此凝固

每一件远古之物都蕴含着智慧的暗语

行走在曾经的清风流云下

仿佛能够听到那来自遥远时空

一串串清悦的驼铃声

在深山幽谷绵延回荡

位于临夏地质公园西北部的

世界文化遗产炳灵寺石窟

便捷的交通为宗教艺术文化

通过丝绸之路在炳灵寺传播

提供了有利条件

这里的俊峰幽谷

隔绝了尘世的纷纷扰扰

这就是令人向往的炳灵丹霞

丹霞地貌是地球上最美的地质奇观之一

炳灵丹霞是中生代晚期

早白垩世红色陆相沉积地层为载体

保存了大量的造山带

构造珍贵的地质遗迹

同时也是中国北方干旱气候区

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

是造型最为奇特的丹霞地貌之一

回荡在山间高亢而嘹亮的“花儿”民歌

挽住了旅人匆忙的脚步

曲调在这青山绿水间久久萦绕

花儿发源于甘肃临夏

唱腔高亢婉转

语言朴素自然曲调丰富多彩

民间文化的活化石

也有“活着的诗经”之风韵和美称

这里既有江南的俊秀

也显西北的壮美

乘舟徜徉在这山水之间

共同见证着临夏大地沧海桑田的变化

流连忘返的黄河在这里化作丝带

穿过炳灵峡刘家峡盐锅峡三大峡谷

浩淼的黄河水

像无际的绿绸荡漾在群山之中

画舫满笑语白帆飘渔歌

景色集江南秀丽和西北雄浑于一体

江山四景万里秀色

刘家峡水库因地处高原峡谷

被誉为“高原明珠”

乘舟顺流而下进入峡谷后

但见两岸奇峰对峙

壁立千仞景色变化多端

足可与桂林山水

长江的巫峡相媲美

刘家峡被黄河穿城而过

被誉为“中国水电事业摇篮”的刘家峡水电站

便坐落于此

滔滔黄河水奔腾千年

见证着中国与西域交流的丰硕成果

也见证着中国西部民族

文化交融发展的历程

八坊十三巷位于临夏地质公园中部

漫步在此一幢接一幢的建筑

犹如一幅幅徐徐展开的画卷

置身其中细细欣赏

方能领略其中清雅韵致

在文化韵味

集民族特色休闲旅游

绿色生态人文科教为一体

这里有尝不完的风味美食

看不够的民俗风情

品不尽的花园曲径

犹如踏入一幅

具有西北特色的“清明上河图</a>”

推荐
© 2025 好久知识网